北京伊特克斯手套箱
首页
关于我们
公司介绍
发展历程
公司荣誉
旗下品牌
产品中心
手套箱
激光刻划设备
气体纯化
隔离仪
核医学
溶剂净化
真空烘箱
相关配件
自动生产线
解决方案
OLED/太阳能电池
锂电
焊接
金属3D打印
半导体
核电
生物制药
新闻中心
手套箱知识
视频中心
社会责任
社会责任
Smart-Lab
Smart-Lab
联系我们
联系我们
微信公众号
微信公众号
为什么实验室中手套的材质和厚度如此重要?
发布时间:2024-06-07|阅读:328次

1996年凯伦做实验时,2滴试剂滴到手套上,短短15秒宣告了致命结局

1996年8月,凯伦在实验中,不慎滴落2滴溶液在乳胶手套上。情况紧急,她立刻处理溶液,仅用15秒。事后,她充分清洗双手,开窗透气。谁料这短短的15秒,给她宣告了致命结局。

到底是何种化学试剂如此致命?即便戴上专业防护手套,为何仍会导致致命后果?

这种剧毒化学试剂名为二甲基汞溶液。它易挥发、易燃,极为危险,微小滴量即可致命。

或许你会质疑,既然这个研究如此危险,为什么凯伦还要坚持进行呢?这不是自寻死路吗?

图片1.png

然而,凯伦•维特哈恩并非一般的研究者。她是著名的有毒金属研究领域专家,凭借深厚的理论知识、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出色的表达能力,闯入了这一领域的前沿。

凭借她的专业背景,她成功地争取到了一个研究经费高达700万美元的项目:“汞离子与DNA修复蛋白之间的关系”,这一经费创下了,当时美国科研经费的新高峰。

如果这项实验能够成功,或许还有望解决当时困扰着全球的严重问题——汞中毒。

凯伦一直以兢兢业业的态度从事科研工作,为了更好地研究汞离子,她毅然地选择了其他人不敢涉足的领域,将那被誉为“世界上最危险的有毒金属之一”的二甲基汞,作为她的研究对象。

面对如此危险的有毒金属,凯特自然备足了12分的精神。她不仅精心制作了专门的滴管(选用不易破裂、更好密封、更符合操作习惯和更便捷的材料),而且每次实验都严格按照流程,丝毫不敢有任何马虎之处。

然而,即便如此,意外还是发生了。

有一天,凯伦照常来到实验室,最近,她不仅要应对学生的授课工作,还得写实验报告,这让她感到有些疲倦。

本来她想休息一天,但看着实验取得了一些进展,又不愿意浪费时间,于是吃完午饭,又赶到了实验室。

实验工作往往乏味,然而,对于凯伦来说,绝不能有丝毫松懈,因为她正在处理的是二甲基汞,这种物质非常危险。

一切进行得井井有条,没有出现任何意外。凯伦松了口气,记录下实验数据。然而,突如其来的变故在一瞬间发生了。

当她试图回收使用过的二甲基汞时,手不知怎的抖动了一下,导致两滴液体滴在了她的乳胶手套上。

图片2.png

凯伦瞬间警醒,以最快的速度将试剂瓶放下,急忙移步到安全处理区,按照严格的实验室安全规定行事。

但是即便如此,时间已经过去了15秒。

完成清理后,她仔细检查了自己的手,没有发现任何破损。她心里松了口气,毕竟她还戴着乳胶手套。

大约半个小时后,凯伦再次检查了自己的手,仍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迹象,于是她离开了实验室。

虽然她了解二甲基汞的毒性,但是凯伦仍然怀有一丝侥幸心理。

最初的几天里,她自我观察,感觉身体正常,没有出现不适。渐渐地,她松了口气,坚定地继续每天的工作。

然而,几天后,她开始感到眩晕,视力下降,步履蹒跚。

虽然出现了这些症状,凯伦并没有太过担心,毕竟她一直在处理剧毒物质,有些不适似乎很正常。

不过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问题逐渐加剧,她开始频繁昏倒。在一次晕倒之后,她意识到情况不太对劲,于是赶紧前往医院就诊。

医生的检查结果令凯伦心头一沉。医生说:“你患上了急性汞中毒,你的血液中汞的浓度已高达4000微克。”

图片3.png

4000微克听上去似乎微不足道,但对于凯伦而言,这句话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。

这个数字意味着,她几乎没有存活的机会,生的希望已经黯然失色。

要知道,正常人每升血液中的汞浓度仅为7.2微克,而凯伦血液中的汞含量,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。

凯伦懊悔不已,她回想起那个下午,后悔不已,不该贪图一时进取。现在,她面对着生命的严重威胁,不禁自责万分。

凯伦立刻将事情的经过告诉医生,积极接受治疗,同时通知同事,希望他们能一起研究乳胶手套是否足以防护二甲基汞。

凯伦与这场病魔抗争,而医生们也坚守在她身边,全力以赴。

一开始,医生们尝试使用口服琥珀酸,希望能将她体内的汞驱逐,但可惜未见效。

二甲基汞在人体内易与脂肪结合,而最丰富含有脂肪的部位恰恰是大脑。

因此,大部分汞已深深侵袭了凯伦的大脑,引发了剧烈的神经系统反应。

医生们不愿放弃,尝试了全身更换血液的治疗方式,初期似乎取得了些许成效,给予了凯伦和医生们一线希望。

但不久后,凯伦体内的汞浓度再次急剧上升,摧毁了这一丝曙光。

1997年6月,面对如此病痛折磨,凯伦最终在痛苦中离世,年仅48岁,失去了一位卓越的化学天才。

图片4.png

凯特去世后不久,她的同事们完成了实验,揭示了橡胶手套对二甲基汞,有非常低的抵抗能力,仅需一到两秒的时间,就能渗透手套。

为防止这一惨剧再次发生,科学家们全力研究预防二甲基汞侵害的新材质。

最终,他们成功研发出了特制的双层手套,确立其为处理二甲基汞的标准。

凯伦的离世成为一盏警示灯,提醒所有科研人员始终维持高度警惕,以免再次发生类似悲剧。

同时,我们应该向那些为人类幸福不懈奋斗的科学家们,致以深切的尊敬和敬意。

他们的牺牲和努力,铸就了更安全的科学研究环境,造福全人类。


返回
伊特克斯惰性气体系统(北京)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© 2024 Inc. XML地图     网站地图       手套箱   京ICP备17021628号